同文译馆
当前位置:考试培训>>翻译课程体系助力一带一路

翻译课程体系助力一带一路

时间:2017/8/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浏览次数:2845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其要义在于加强同沿线国家战略对接与互联互通,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其中,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是主要内容。实现“五通”,语言通、文化通是前提和基础,培养具有跨语言文化转换能力且兼具行业知识的复合型翻译服务人才是重要保障,完善翻译课程体系建设是应有之义。

  翻译服务的时代呼唤


  翻译活动,古已有之。汉唐宋元明清各朝辉煌时期,京师之地商贾云集、各国文化交汇生息。印度高僧与中土大德精诚合作,成就了佛教经典的历史性译介和禅宗文化的别样繁荣。张骞、玄奘、鸠摩罗什、马可·波罗、利马窦等中外外交家、翻译家往来迢递,印度、西亚、阿拉伯、欧美等地胡商蕃客陆续入华,助推了丝绸之路的开辟。翻译活动沟通了丝绸之路,开启了语言互通先河,使中国文化在文明互鉴中陆续回馈四夷八方。

  当前,语言服务愈显其珍,职业化翻译愈彰其贵,要求不仅注重语言符码的译码和释义,也强调跨文化信息的交流与转换,旨在促进多国语言、多元文化的对话交流。此外,翻译对象、翻译视野也亟须拓展,在关注宗教、科技、社科等文献翻译的同时,需加大实用文献、商业文书、政府文件和超文本信息等内容的译介,切实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翻译服务。

  翻译服务体系的战略需求


  一带一路的新一轮对外开放“对作为文化桥梁和媒介的翻译人才、翻译产品产生巨大的需求”。国以才立,业以才兴。高素质的翻译服务人才、高质量的翻译服务产品是一带一路内外联动的基本保障。

  翻译服务人才意指精通多国语言文化与专业知识,且有志于跨文化传播的使者和践行者。多国语言一般包括通用语和非通用语两大类。非通用语是除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和阿拉伯语之外的其他所有语种。据资料显示,一带一路沿线诸国非通用语多达40余种,约1/3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尚未涉猎,相关语种的人才需求与人才储备落差很大。国家也高度重视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将建设多语言能力人才资源库,建立特定领域专业语言人才的招募储备机制。因此,全力建设翻译(语言)服务人才队伍是翻译或外语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

  翻译服务产品是指以语言文化为内容和材料,通过对其加工和处理,生成能够满足跨文化交流需求的有形物品形态、满足文化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无形服务体系甚或两者的结合,主要包括具有应用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特定文化属性的物品,譬如翻译口袋本、翻译宣传页、术语翻译手册等出版物,或翻译工具软件、翻译语料库、翻译服务平台等辅助设备,又或翻译视听艺术品、表演艺术品等。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翻译服务产品也将以多形态、多层次、跨领域的立体交叉模式发展。

  翻译课程体系完善的路径选择


  翻译服务供需失衡、翻译高端人才匮乏、翻译产业形态单一等现状向翻译教育发出疾呼:完善翻译课程建设,扶持高端服务人才,提升翻译服务质量。这不仅是当下的重要议题,也是外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完善翻译课程体系建设,使翻译服务在“质”与“效”上优化整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统筹规划翻译教育,科学制定课程目标。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中国已勾勒了与沿线国家长期发展、共同繁荣的图景。然而,非通用语覆盖率低以及翻译服务相对滞缓不啻为实现这一愿景的羁绊。为此,教育部门应根据国家战略需要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大顶层设计,科学制定翻译教育战略目标,鼓励各高校结合隶属地区地缘优势以及与对象国的融通条件,构建既符合当前学科发展特点,又兼顾未来学科发展趋势的翻译课程体系结构,力争在全面规划中营造更优质的语言文化交流环境,为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奠定更坚实的翻译服务基础。

  第二,协调语种结构失衡,增补术语翻译课程。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外语多以英语等通用语为主,对沿线国家其他非通用语种涉猎较少,这种“同质化”倾向难以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翻译服务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应以此为契机,依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有步骤地增设所需非通用语种课程以及各对象国文化课程,不断弥补语种欠缺、文化单一的短板。另外,在现行翻译课程设置中增补术语翻译课程,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核心理念和关键术语翻译,引导社会使用得体话语。通过规范、标准、系统的术语翻译保障翻译服务质量,发挥专业翻译服务引领作用。

  第三,统筹翻译课程实施,促进翻译人才培养。翻译课程实施、翻译人才培养是关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的系统工程。各高校要优化课程实施环境、整体协调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在追求外国语种多样化的同时,遵循学习者语言学习规律,保障课程层级的连续性和衔接性,增设“通用语+非通用语”、“(非)通用语+专业”等课程门类。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支撑平台的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必修课、选修课等多重课程组织形式,竭力提高翻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语言文化水平高、专业技术能力高、翻译综合素质高的“三高”翻译服务人才。

  第四,制定课程评价体系,提升翻译服务质量。质量是翻译的生命线,翻译服务质量是实现“五通”的关键环节。低劣糟粕的翻译服务无法直面经世致用,更无法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各高校要借鉴国际先进评价模式,结合区域优势和本校实际,制定有关翻译课程开设需求、课程目标达标程度以及课程可持续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协同校内、校外评价以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互补模式,构建系统的翻译课程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翻译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弥补翻译服务缺口、提升翻译服务效能,进而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的鲜活进程。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YY23)、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3YB18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编辑:xueqi
微信